僅隔18個月,籠罩在銳澳(RIO)雞尾酒身上靚麗的業績光環,便已黯然失色。
這個憑借電視劇《何以笙簫默》、綜藝節目《奔跑吧,兄弟》等大紅大紫的時尚酒品牌,在2014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6%,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0%;轉而到了2016年,業績疾速下滑——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減少75.14%,凈利潤同比下降123.64%。
如此反差的兩組數據,讓近兩年不景氣的酒業市場再掀波瀾。據銳澳母公司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碼002568.SZ,下稱“百潤股份”)2016年半年報顯示:集團上半年整體巨幅虧損1.45億元,預調酒業務銷售額下跌高達78%,成為百潤股份業績大面積下滑核心因素;而上半年整體銷售類費用上漲11%至4.3億元,廣告、市場費用分別增長21%、404%,達1.54億元、9465萬元。
憑借對綜藝、影視的高額贊助及廣告攻勢,一度拿下65%市場份額的“爆品”銳澳,如今卻成為拖累集團業績的包袱,大起大落背后,到底經歷了什么?2015年以來,預調雞尾酒品牌屢屢受挫、廣受質疑的原因又是什么?低成本、高毛利的產業特性下,“地毯式”廣告轟炸營銷策略存在哪些陷阱?
窺一斑而知全豹。“重金營銷”不是誰都能夠玩得起的!
“爆款”銳澳是如何火起來的?
雞尾酒屬于“預調酒”的一種,是以發酵酒、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,加入可食用輔料、添加劑后可直接飲用的飲料酒產品,是商家考慮到消費群不是人人都可以自己調制雞尾酒而想出來的“招數”。中國酒業協會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,預調雞尾酒銷量從2006年的近百萬箱至2014年鼎盛時期已增加至1000萬箱,銷售額達10億元。
國內第一家專門生產預調雞尾酒的企業——上海巴克斯酒業(銳澳初始生產商,下稱“巴克斯”)成立于2003年,2014年9月以55.63億元作價被百潤股份全資收購。
也正是2014年,憑借“低酒精度、口味眾多、飲用方便”的特征,預調雞尾酒消費人群激增。此外,由于市場上預調酒都要加入大量水稀釋,添加香精成本也很低,盡管每瓶售價在10-20元之間,但平均生產成本不超過三四元,存在很大利潤空間。
市場利好下,銳澳順“勢”營銷,先是通過周迅代言,大規模投放硬廣,使自身知名度、業績迅速攀升;隨后大手筆簽約楊洋+郭采潔,開啟“雙代言”模式,進一步鎖定都市年輕白領人群。
“不打價格戰,只打營銷戰”,是銳澳一直奉行的推廣策略。
整個2014年,銳澳“緊盯”植入營銷,豪擲2億元深度植入熱門綜藝節目《奔跑吧,兄弟》,當年銷售額也迅速從2013年1.86億元增長至9.8億元,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6%,凈利潤增長超過300%。
2015年,初戰告捷的銳澳一鼓作氣,贊助《奔跑吧,兄弟》第二季,先后植入《何以笙簫默》、《杉杉來了》、《把愛帶回家》、《你們被包圍了》等10余部電視劇。
而與高舉高打的植入廣告形成合力的,是其隨之推出的內容整合營銷。以《何以笙簫默》為例,電視劇熱播期,銳澳推出全新“主題營銷”——“何以等待,唯有微醺”,以劇中場景為海報,廣聚粉絲。此舉大大推動了銳澳天貓旗艦店銷量。興業證券研報曾統計,在該劇首播15天內,銳澳常規包裝日銷量同比增長8倍至12000瓶(合計平均每3秒售出一瓶),限量版包裝日銷量同比增長4倍至4500瓶。
事實證明,從單純廣告代言到活動互動,再到大劇營銷,運營超過10年的“RIO”品牌效應幾乎難覓對手:截至2015年上半年,其銷售額為16.17億元,成為2015年整個國內預調雞尾酒市場的一個“爆款”,以65%的市場占有率傲視群雄,超過原來“老大”百加得冰銳(彼時市場占有率為21%)而躍居行業第一。
而其母公司百潤股份早在發布收購銳澳預案伊始,股價便從不到20元上漲到百元以上,“母憑子貴”一躍成為資本市場上備受追捧的“新貴”。當時百潤股份也曾高調宣稱:國內預調雞尾酒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,預計2020年該市場銷量將達到1.5億箱以上,銷售額將攀升至百億元。
“斷崖式”下滑經歷了什么?
正是“百億元”的誘惑,也引來了跨行業和同行業“跟風者”,其廣告轟炸式營銷模式也極易被復制。
最典型的,當屬一直做植物蛋白飲料的黑牛食品,推出自有雞尾酒品牌TAKI(達奇)。黑牛食品2015年初曾對外放出豪言:“雞尾酒現有市場規模約為50億元,正以30%-50%的速度‘野蠻’增長,未來幾年達到百億規模沒有懸念;黑牛目標是擠進市場前三。”
實際上,早在自身產品尚未上市時,黑牛食品就與當時紅到發紫的韓國明星“都教授”——金秀賢簽訂了兩年代言人合約,同時還在吳江工廠設置了20萬-30萬箱/月的預調酒生產線。上線僅半年,其預調酒項目已招募200個代理商。
另一陣營的跟風者來自正在“過冬”的傳統酒企。由于2014年國內白酒、啤酒銷量全部出現下滑,因此預調酒的爆熱,讓正處低谷的酒水行業猶如抓住一根“救命稻草”:五糧液推出德古拉預調酒;古井貢酒推出石榴、蘋果等多口味預調酒產品。此外國際啤酒大佬百威英博也涌入市場“分羹”,推出旗下預調雞尾酒品牌“魅夜”……國內預調雞尾酒市場頓時進入紅海競爭。
然而,在包裝、口味高度同質化的情況下,各企業缺少吸引消費者持續購買的核心競爭力。而行業奉為金典的“重金砸廣告”吸引消費者的營銷策略,也不盡如人意。以銳澳為例,其極力圈攏的都市白領人群,酷愛與眾不同,相比百事七喜推出的“白蘭地搭七喜”預調酒產品,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口味隨意DIY,形式單一的銳澳已難以吸引年輕人的喜好。
當首批“嘗鮮”顧客走后,沒有用品質留住消費者的銳澳,自然要面對銷量下滑的窘境。這反映在百潤股份2015年財報中,進入三季度后,其業績呈“斷崖式”下滑:三季度較二季度營收下降約41.84%,四季度較三季度營收下降幅度超過80%。
有分析指出:在2015年一、二季度行情火爆時,很多人“一邊倒”,認為預調酒行業增速超100%是大概率事件,而作為行業“老大”的銳澳自然會表現更出色,讓其盲目加大生產規模;加上各地盛傳的斷貨現象,大批經銷商趁機囤貨,驗貨合格后就確認收入。相反,雞尾酒鋪貨速度并不等于產品銷售情況,尤其銳澳保質期只有12個月,等到經銷商們意識到市場消化速度遠慢于當初憧憬時,渠道庫存問題已經凸顯。
截至2015年年底,洋河內部叫停預調雞尾酒項目;茅臺大力推廣的新品藍莓果酒“悠蜜”,以及古井貢、五糧液等酒企推出的各式雞尾酒產品均反應平平。而眾多雞尾酒經銷商也向媒體抱怨:從2015年三季度開始,雞尾酒產品普遍陷入了庫存積壓狀態。
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認為,預調雞尾酒行業尚處于導入和消費者培育階段,目前最多只有20億-30億元規模;伴隨行業龍頭銳澳業績的持續下滑,“后來者”將不斷退出,且市場容納不下那么多廠商,企業高歌猛進導致產能過剩,未來必將有大批試水者死掉。
“過度炒作與供求失衡是導致預調雞尾酒‘泡沫’破滅的重要原因。”資深白酒行業專家肖竹青說,無論是傳統酒企,還是跨界而來的食品企業,一擁而入致惡性競爭嚴重,加上產品高度雷同,推廣模式也沒有創新,行業利潤空間被極速壓低。“最終,一個好端端的市場被玩‘壞’了,傳統酒企無利可圖,只能選擇退出。”
“ 重金營銷”能否成為救市良方?
進入2016年,曾為百潤股份帶來“百元股價”的銳澳,逐漸成為拖累財報的包袱。
百潤股份業績報告顯示,2016年一季度銷售額2.16億元,同比下滑73.3%,凈利潤同比下降123.64%。報告期內集團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73.3%,系巴克斯主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大所致,故集團營業成本、營業稅金及附加,也隨主營業務收入下降而相應減少。
8月2日,百潤股份披露2016年上半年報,整體營收4.2億元,同比下滑75%;凈利潤虧損1.45億元,同比下滑123%。對此百潤股份回應,上半年集團營收下降,是因消化渠道庫存,致整體出貨量減少所致。
與消化庫存同步進行的,是其從未動搖過的“重金營銷”套路。
盡管2016年上半年百潤股份預調雞尾酒業務銷售同比下滑78%,只有3.48億元,但其上半年銷售類支出卻上漲11%,為4.3億元,僅廣告支出就達1.54億元,同比增長21%。
那么,巨額廣告費究竟花在何處?
梳理其2016年一系列營銷動作可知,最熱門的當屬因銳澳英文“RIO”與里約縮寫“RIO”相同,借勢推出聯名限量涂鴉瓶活動;而隨著熱播劇《微微一笑很傾城》火爆來襲,銳澳隨即開啟霸屏模式,劇中處處充斥“RIO”標識產品,同時因其代言人楊洋擔任男主角,甚至被市場猜測該劇完全是一部品牌獨播劇。
而銳澳市場費用的增長同樣驚人——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404%,達9465萬元。百潤股份表示,該費用除用于清庫存外,本味5度系列、強爽8度、新微醺系列三款新品均已完成鋪貨。營銷配合上,先與優酷共同就今夏熱門綜藝節目《中國新歌聲》公布“免廣告”創意營銷玩法;隨后又獲得證監會核準的13億元定增募資計劃,募資中將有8.75億元投入產能擴大中。
對于上半年銷售支出緣何大于營收增長,百潤股份解釋:這是集團實施“優化品牌傳播組合,緊抓品牌傳播機遇策略”的結果,未來將持續加大品牌營銷投入,強化品牌代言人、電視節目冠名、電視劇植入、廣告等傳播組合,并會向互聯網傳播方式傾斜;至于上半年庫存,目前已低于正常水平,預計三季度虧損幅度將縮至5000萬元。
“百潤股份的當務之急是疏通渠道,而不應過分重視廣告宣傳。”朱丹蓬分析指出,從2015年開始,銳澳庫存就已不良,但百潤股份并未采取“斷臂”措施,而是慢慢疏導。此外,“重金營銷”并不會根本緩解整體毛利和營收大幅下滑態勢,而是要加大線下渠道投放力度,派出專人督導市場,廣泛動員經銷商,完善自身銷售網絡。
銳澳背后的大環境,是行業歷經短暫爆發后的預調酒市場“平臺期”。曾希望借雞尾酒業務翻身的黑牛食品,最終出售全部食品、飲品業務,變身科技公司;而白酒品牌五糧液、洋河及快消品匯源等也相繼叫停相關生產線。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,2016年5月,中國軟飲料產量為1441萬噸,同比下跌9.20%,出現罕見負增長。
國海證券分析師余春生認為,預調雞尾酒市場整體存在“渠道缺陷”,但空間很大。“宏觀來看,目前雞尾酒渠道仍集中于KA和夜場,渠道單一且深度不夠,在直接消費的餐飲市場占有率較低。”預調雞尾酒屬于低酒精飲料,是一個等待開發的重要細分市場,存在“低成本、高毛利”特征,廠家與其大手筆砸廣告,不如做出根本性工藝改進;而該產業在國內“生根”也尚需時日,未來還需廣泛融合到夜場、聚會、大排檔、商超等消費場景中。
上海正廣和飲用水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力則從兩方面給出建議:一是目前雞尾酒含香精、色素太多,不符合人們追求的“大健康”趨勢,且口感不好,也會使人們“嘗鮮”后立刻拋棄,建議廠家改善口感,用純天然植物原材料代替人工色素和香精。二是目前廠家普遍將預調雞尾酒定位為一種流行文化產品,其實只是將銳澳、冰銳等產品置于流行文化場景中,并未構建相關流行文化元素,這導致植入僅是增加曝光度;廠家不妨將產品與流行餐飲文化相結合,如王老吉與“麻辣燙文化”,啤酒與“燒烤文化”等。
管理點評
銳澳在市場初期巧妙抓取年輕消費群個性化心理訴求,是其可以順“勢”營銷的根本,但后期急于做大規模,卻在消費者深度教育上出現“斷層”,要知道快消品不是重金砸廣告的燦爛一時,最終要靠產品品質征服消費者味蕾、同時廣借經銷商力量完善銷售網絡??偟膩碚f,“用酒的方式做產品,用快消方式做營銷”,是未來雞尾酒企業站穩腳跟的關鍵:即先將自身產品與一般飲料、酒品區別開來,做足產品差異性;同時讓雞尾酒渠道快速下沉至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市場,快速布局夜場外的商超和小店渠道,讓雞尾酒能像啤酒一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“剛需”。